飞獴在天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第22章 试着走近老朱的世界,去大明扶贫,飞獴在天,口袋书屋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
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/畅读/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,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。

接下来的时间里,进入角色的朱植开始着手缓和同老朱的关系,呆在老朱指定的双归地点,书房里闭门思过。

书房里放满了老朱亲自编写的各类书籍,如《大明律》《大诰》《祖训录》。

偶尔看看这些书,朱植对老朱还是很佩服的,一个农民出身的丘八皇帝,能够制订如此复杂完备的法规体系,真是不容易。

与前身不同,朱植更感兴趣的还是反映老朱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诏书。

“驱除胡虏,恢复中华,立纲振纪,救济斯民……”

这一天,朱植反复看了好几遍老朱即位前颁布的《奉天讨元檄文》,不禁热血沸腾,内心开始佩服起老朱来。

老朱以一布衣之身,统一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着实不易。

要不是老朱统一华夏,后人到辽东,到云南,甚至到甘肃旅游探亲,说不定都要像到海参崴一样持护照。

甚至后来的大清也承认老朱之功隆至唐宋。近代民主孙先驱也借鉴《奉天讨元檄文》,提出了“驱除鞑虏,恢复中华,创立民国,平均地权”十六字纲领。

还有些明粉,说他是安史之乱后中华第一奇皇帝,好像并不是过分……

朱植观摩良久,最后若有所思,挥笔写下一个十六字的条幅:“驱除鞑虏,振兴中华,建我明国,混一戎华。”

朱植的毛笔字写得其实还是不错的,孤芳自赏了一会,就让人拿去裱了。

卫王府的官员们看到卫王竟敢擅自篡改陛下的立国诏书,吓得马上进宫报告了老朱。

《奉天讨元檄文》不仅是一篇讨元檄文,也是江南第一大儒宋濂老先生为老朱起草的一份立国诏书,政治价值和文学价值等身,都不可估量,可是一个字也不能更改的啊!

老朱听后勃然大怒,扔下奏折,便带人杀气腾腾地来到卫王府。

这时朱植已经让人把条幅悬挂了起来。

“你就是这么闭门思过的?”老朱还未进门,就厉声咆哮。

朱植看了看老朱那张长长的马脸,没有直接顶回去,先拽了几句半文半白的话,给他戴了个高帽子:

“是啊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?这两天,我不仅在思已过,也在思他人之过。”

“比如,这宋濂大才子二十年前所写的檄文,揭露蒙元之残暴,宣扬大明乃天命所归,振奋中华九州儿女,助我明革元命,实乃天下第一檄文。”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
修仙小说相关阅读More+

十殿之鬼子

桓佐

从领悟无烟火药,到开启工业革命

蛊狼